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时期,民间私立祠、社数量大增,男女巫成为百姓信仰鬼神的关键人物,祭祀不再是固...

战国时期,民间私立祠、社数量大增,男女巫成为百姓信仰鬼神的关键人物,祭祀不再是固定时间的特定仪式,而变成他们的谋生手段。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 祭祀活动干扰社会秩序

B. 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所接受

C. 礼崩乐坏影响民间祭祀

D. 社会转型使民间信仰趋于合理

 

C 【解析】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周天子大权旁落,致使贵族政治崩溃影响民间祭祀,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祭祀活动干扰社会秩序,排除A;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备受冷落,排除B;祭祀活动多不能归结为信仰合理,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36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在《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中指出:“我们联合回族中自己的一切武装力量,并帮助其发展,我们更希望回民武装成为抗日联军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各地回民抗日武装中,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成为回民坚持抗战的一面旗帜。“七七”事变后,马本斋在家乡河间,献县一带,组织起一支回民武装,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马本斋毅然率都参加了八路军,同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了党的领导后,部队迅速发展,1939年夏改编成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由于回民支队模范的群众纪律,对自己同胞风俗习信的尊重,伊斯兰青年踊跃参军,部队发展到二千余人,“冀中回支”打遍冀中平原,六年多经历了大小战斗八百七十余次,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摘编自李资源《论抗战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挑日斗争》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本斋组建回民支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马本斋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抗战的历史贡献。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维利·勃兰特,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1969—1974年担任总理。勃兰特出生在一个社会民主党家庭,而作为德国工人运动产物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政党。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大国一分为二,并且处于美苏两大阵营的最前沿,人民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中。勃兰特尊重历史、尊重人民的选择,为了给联邦德国营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他顺应民意,积极推动与东方国家的和解。1970年12月,勃兰特访问波兰,在华沙犹太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他认为,虽然不能把罪过归于所有德国人尤其是战后的德国人,但并不说明德国人对那段历史毫无责任。第二年,勃兰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勃兰特“赢得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为联邦德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从此以后,世界舆论对德国的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勃兰特的历史认识,成为战后德国正确历史认识的典范,影响着更多的德国人朝着塑造正确的历史认识的方向前进。之后,德国不可逆转地朝着反省纳粹历史的方向前进,比较彻底地清算了纳粹历史。勃兰特的历史认识及其政治和外交实践,对于缓和冷战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禄德安《勃兰特的历史认识与战后欧洲和平》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勃兰特的历史认识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勃兰特的历史认识和实践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初以来,虽然内阁首辅权势渐重,但六部和负责稽察六部的六科均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而皇帝处理政务则倚重宦官,由司礼监掌理奏章文书,甚至代皇帝朱笔批红。尤其嘉靖后期,“政务偷玩,事无统纪”,统治机构几乎陷入瘫疾。

针对这种机构窒碍不通的积弊,张居正力主“天下之本在政府”,开始大力强化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受内阁节制。他还创设颁行考成法以责吏治,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薄,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备注,交内阁查考,据其道途远近、事情缓急,“定程限,立文薄,月终注销。……月有考,岁有稽”,据此“考其勤惰”,决定赏罚升降。

——摘编自曹大为《张居正改革:考成法责吏治外示羁縻修饬边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以来出现政治积弊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方式涵盖了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身份认同方式、政治管理方式等方面。价值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信仰。精神表现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是为文明三要素”。

——据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价值》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1962年11月,苏共中央决定改组党的领导机构,在地方取消统一的党委会,分别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党委会,两个党委会互相独立,互不隶属。该措施

A. 冲击了高度集中经济体制    B. 削弱了苏共对经济的领导

C. 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混乱    D. 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