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

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A. 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 决定变革生产关系

C. 思想上拨乱反正

D.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A 【解析】从1956年的中共八大确定综合平衡稳步发展的经济方针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都体现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决定变革生产关系只适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就是变革生产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思想上拨乱反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也均只适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并且决定改革经济体制,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共八大的错误方针导致了后来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

B.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C. 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仍取得很大成就

D. 1966—1976年的“文革”,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查看答案

下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A. “文革”开始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B. “文革”虽是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C. 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进行了全面整顿,取得了明显成就

D. 八字方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查看答案

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要把找到的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查看答案

某人找到一段描述:“(1959年)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你认为“□□□”应该是

A. 人民公社

B. 大跃进

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一五”计划

 

查看答案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 “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