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

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这表明英国

A. 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

B. 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 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

D. 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B 【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内阁掌握国家实权,A错误;材料中“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说明政治力量变化导致结果,B正确;国王在18世纪以后,就“统而不治”,C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 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 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查看答案

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德意志帝国政体特点的是

A. “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 “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C. “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 “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查看答案

美国独立后,在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中,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一院制;其后在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改为两院制。这一改变体现的原则是(    )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分权制    D. 总统制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 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B. 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C. 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查看答案

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的影响

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