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 ”只能说明宋代君主权利的在不断增强,也就是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的意思,故D项正确;唐朝君主的权力是收到限制的,故A项错误;材料“唐代谏官由宰相谏举”说明B项错误;材料“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说明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A.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 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 户籍制度不合理

D. 移民制度的僵化

 

查看答案

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

A. 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B. 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C. 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D. 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失去选官用人权                  D.从宋朝官僚政治开始衰落

 

查看答案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 三司分权权导致地方贫弱

C. 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能    D. 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查看答案

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且重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

A. 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 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 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 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