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观点中,不属于程朱理学内容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下列观点中,不属于程朱理学内容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 “致良知”

 

D 【解析】程颐、程颢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朱熹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存人欲”;由此可知,ABC均是程朱理学的内容,与题意不符;D是王守仁的思想,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央视播出的成语大会中出现了成语“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都与我国古代思想流派有关,分别是

A. 道家、儒家、法家

B. 墨家、法家、儒家

C. 兵家、墨家、道家

D. 儒家、道家、墨家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 思想内容的变化

B. 社会环境的变化

C. 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 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 辛亥革命

B. 维新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百家争鸣

 

查看答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此言论出自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gu)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进程、法制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3)从近代化的研究角度,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