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晚清公使郭嵩焘旅居英国时感叹:“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

晚清公使郭嵩焘旅居英国时感叹:“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据此分析,郭嵩焘

A. 沉醉于西方的物质文明    B. 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观念

C. 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 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认识

 

D 【解析】郭嵩焘认识到西欧的“政教风俗”优于中国,可是中国的大多数士大夫还未认识到。当时的洋务派认为西方只有器物领先中国,政治和文化不如中国,因此,仅学习西方器物,坚持中国的政体即可,即“中体西用”,而郭嵩焘的观点明显已经突破了“中休西用”的局限,D正确;郭嵩焘说的是政教风俗,也就是政治社会文明,不是物质文明,故排除A;B项明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为农历猴年,古人认为,猴子有善变多计、狡猾伪善的天性,与古时代诸侯性质很相近,古时候诸侯们各据一方,个个多计谋善变,狡猾欺诈,所以当初形容他们像猴子的王一样,因而诸侯的『侯』字是将猴的犬去除,代表人而成『侯』,由此可见

A.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查看答案

《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和作品的世界。由此可见《红楼梦》

A. 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因素    B. 创作指针是佛教轮回思想

C. 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    D. 旨在维护传统儒家

 

查看答案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B.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C. 造成中国人盲目自大故步自封

D.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查看答案

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作者意在说明明朝

A. 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 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C. 八股取士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D. 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

 

查看答案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研究莫言作品可以参考

A.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 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C.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