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改制考》出版后,曾经支持变法的管学大臣孙家鼐马上上折弹劾,连对维新不遗余力...

《孔子改制考》出版后,曾经支持变法的管学大臣孙家鼐马上上折弹劾,连对维新不遗余力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也大力抨击,至于守旧者则攻击康氏离经叛道并找到了最好的口实。这反映出

A.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B. 维新阵营内部因是否立宪发生分歧

C. 维新变法遭到清朝官员普遍反对

D. 康有为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存在问题

 

D 【解析】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与材料中“《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符,故A项错误;维新阵营内部,与材料中“至于守旧者则攻击康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有“管学大臣孙家鼐马上上折弹劾,……湖南巡抚陈宝箴也大力抨击”两位官员,但没有涉及“官员普遍反对”,故C项错误;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反倒引起了“曾经支持变法的管学大臣孙家鼐马上上折弹劾,连对维新不遗余力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也大力抨击”,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A. 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B. 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C. 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

D. 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 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 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

C. 宣扬复兴昔日老庄之学

D.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完全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以下最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批判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

B.西方的科学必将削弱儒家文明

C.批判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做法

D.向西方学习应该全面而且彻底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用于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   )

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B.夫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然在万民之忧乐

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以为是,然公其是非于学校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材料二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祓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

——选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突破“禁区”的是哪两个省?这种“突破”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谈话”的社会背景。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该“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