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谏官的职责是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

宋代谏官的职责是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无需证据确凿,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该规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助推耳目机关分化相权

B. 致使皇权达到了顶峰

C. 导致地方权力过度削弱

D. 助长谏官滥用弹劾权

 

D 【解析】根据材料“闻风弹人”和“百日必须弹人”可知,宋代御史之权,使之弹人不讲求证据,及因避免受罚而弹人,都会导至滥用职权,D项正确;A不是产生的直接影响,可以排除;标志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立,B项排除; C项与材料无本质联系,可以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A. 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 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 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查看答案

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A. 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 隶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C.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D. 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查看答案

武则天通过唐高宗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修改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后族武氏为一等”。对这一举措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姓氏开始成为科举的隐形门第

B. 使武则天完成光宗耀祖的初衷

C. 顺应当时封建经济发展的需求

D. 有悖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大诉求

 

查看答案

唐朝前期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  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诏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知(     )

A. 皇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

B. 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

C. 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

D. 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修撰一种簿状谱牒,按士族姓氏和郡望排列,同时详列士族家族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甚至“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关系是划分政治权力的依据

B. 全凭家世做官体现了政治的黑暗

C. 士族专权剥夺了中央选官的权力

D. 士族在社会政治上有强大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