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

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这说明分封制

A. 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

B. 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

C. 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

D. 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

 

B 【解析】从题干“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可以看出,分封制并没有体现鲜明的血缘宗法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对象除了姬姓王族,还有功臣和旧代贵族,故A错误。从“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夏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复杂多样,分封的地域广,周的统治疆域由一个个诸侯国拼接而成。说明分封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故B正确。题干只是说明分封对象不只是有姬姓贵族,并不能说明这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故C错误。题干表明分封的地域较广,并不能得出分封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班固(32—92年),字孟坚。16岁入洛阳大学,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

究。其父班彪(3—54年)作《史记后传》,以补《史记》太初以后之阙。班彪死后,班固受汉明帝之命续写父书,以《史记》汉代部分和《史记后传》为基础编著《汉书》。公元92年,班固去世,尚有8篇“表”及《天文志》未完成,其妹班昭奉汉和帝之命完成编著。

《汉书》内容包含了整个西汉的历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以前的历史记载多采用《史记》原文,汉武帝以后部分多本于《史记后传》。《汉书》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其后的“正史”大都以它为基准。《汉书》问世后,史家“竟弃马而学班”,“奔走班固之不暇”。后世将班固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

——摘编自《传统史学的范本——(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书》得以修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世将班固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的理由。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务卿休斯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可以把法律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通过没有政治利益考量的、公正无私的法官来解决国家间的纠纷,而重组国际关系的首要工作是发展一套调解国家间纠纷的机制。共和党领导人把国际关系视为利益之争,认为一战的根源在于欧洲大国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如果各国在一个有序的国际关系框架内可以分享原料和市场,实现繁荣,战争就可以避免。而实现经济繁荣的途径是把美国门户开放原则国际化,促进主要工业国在获取原料和开发欠发达地区等方面实现合作。但是,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家间的安全困境,可能导致一战那样的战争,而且大量资金用于军备而不是生产也会损害各国经济和世界贸易,增加各国的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繁荣,从而削弱和平的基础。《凡尔赛条约》并没有给欧洲带来稳定与和平,欧洲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欧洲的经济复兴;二是欧洲的安全和稳定。没有欧洲经济的复兴,赔款和战债问题就无法解决,稳定与和平也就无从谈起;而安全问题不解决会带来欧洲局势不稳定,势必又会妨碍美国资本的流入和欧洲经济的复兴。欧洲经济的长期萧条还会影响美欧之间贸易,拖累美国经济,并可能带来欧洲各国严重的社会动荡,导致布尔什维主义向中欧和西欧传播。

  一一摘编自王立新《超越凡尔赛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1921--192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央发布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对于退休制度建立的目的,其指出在于“妥善地安置年老和身体衰弱、因工残废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职员”“促进机构精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后,我国退休制度建立起来。由于“文革”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中央又于1978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使退休制度得以恢复。

20世纪50年代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年龄要求男性55周岁,女性45周岁;除因工致残外,因病提前退休中男性必须达到50周岁,女性必须达到45周岁,20世纪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

——摘编自《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退休管制制度优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退休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

 

查看答案

国家观念伴随的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并随历史的演进,涵义有所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3

中国

西方

中国古代“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认为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梁启超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

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卢梭等人则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己然融入新时代的国家意识之中。

全球化没有削弱民族国家的地位,国家主权的属性和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中外关联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英国乡村地区普遍出现了家庭工业,经历了乡村工业化。它是在借助乡村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利的自然动力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各地乡村工业包括毛纺织、棉麻纺织、服装、酿酒、粮食加工、皮革加工制作、玻璃、造纸、建材、制陶、冶炼、金属制造、采煤、制盐等。1520年乡村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6%,到1600年约占70%,1700年约占55%,1750年约占46%。18世纪初,像伯明翰这样的工业集镇、乡村集市和小城镇在英格兰有700个左右。

——摘编自孙立田《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乡村改造》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乡村凋敝,以“改造乡村,改造中国”达到“民族自救”为目的的“乡村建设运动”兴盛。其中典型的有:晏阳初领导的注重农民教育、加强农村合作的定县模式;梁漱溟发扬儒学精华、唤醒农民内力的邹平模式;高践四开创的农业技术与教育并重的无锡模式;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发展实业推动城镇化的北碚模式。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坚持以平分田地、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根基,将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少乡村建设运动遭受挫折。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建设不断探索,取得新的发展。

——摘编自王景新《乡村建设思想史研究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乡村工业化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乡村建设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