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3年,苏联政府对165万家企业进行统计,88.5%属于私人所有或租赁,而国...

1923年,苏联政府对165万家企业进行统计,88.5%属于私人所有或租赁,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只占11.5%。上述状况

A. 推动了苏联工业的发展

B. 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 抑制了市场的积极作用

D. 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信任

 

A 【解析】苏俄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国家不能经营的企业实行租赁方式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这一措施为后来苏联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A正确;该措施并不是削弱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B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C错误;D明显不符合新经济政策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月革命后某一时期列宁提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此,苏俄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查看答案

一位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说:民国初年“湖南女子开始冲破了旧礼教的封锁线,纷纷要求入学,要求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因此女学校逐步有所发展,而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所能阻止的了。”材料旨在说明

A. 民国政府推动服饰改良

B. 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

C. 近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D. 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英美等国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这一条款的施行

A. 使英美控制了中国海关    B. 有利于中外企业公平竞争

C. 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增强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查看答案

1878年,朱启昂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该企业创办的有利条件是

A. 自然经济的消失

B. 清朝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洋务运动的诱导

D.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这反映了中国

A.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 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 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D. 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