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 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 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

C.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 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故C正确。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是官商合办的企业,故A排除。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始终存在,故B排除。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过于绝对,故D排除。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他对汉阳铁厂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 节约生产成本

B. 便于官府监督

C. 带动民用工业

D. 临近销售市场

 

查看答案

以下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表》。该表能反映

时间

进口总值(单位:银两)

其中(单位:银两)

棉织品和毛织品占当年进口总值之比

棉纺织品

毛织品

1867年

6930万

1300万

740万

29%

1873年

7410万

1800万

590万

32%

1883年

7360万

1680万

390万

28%

1893年

15130万

2730万

460方

21%

 

 

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棉、毛织品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

C. 中国这一时期外贸顺差不断扩大

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查看答案

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 棉产品商品化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 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

C. 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

D. 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

 

查看答案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知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乡村集镇发展迅速

C. 农耕文明渐趋衰落

D.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

——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14

138

29

 

 

——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情况表

A. 汉代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B. 汉代的铁犁技术已经普及全国

C. 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了农业技术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