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这一因素没有出现像西方工业革命类似的生产力突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1)现象: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阻碍;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蒸汽机动力普遍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方面: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的发生 政治方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代议制度进一步发展。 国际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步确立。 【解析】第(1)问,“新现象”,依据材料一信息“‘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如经济上,自然经济的阻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政治上,腐朽的封建制度等。 第(2)问,“影响”,依据材料二信息“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生产力的进步、蒸汽机动力的普遍应用、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社会动荡和贫富分化、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人运动的兴起、社会风气的败坏等;依据所学知识还可得出: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民主制度的发展、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英国世界霸主地位逐步确立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中州古籍出版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描述的生产方式及特点。

(2)材料二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其内容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计划,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这些措施客观上

A. 加强了国家对军事的控制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D. 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查看答案

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这主要是由于

A. 自然经济的解体

B. 商品流向的变化

C.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商业资本的发展

 

查看答案

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因是

 

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 机器制造业

B. 纺织和面粉业

C. 采矿业

D. 交通运输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