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四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引自《苏州府风俗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你是如何看待清朝实施的这些经济政策的?

 

(1)模式:小农经济; 特点:男耕女织(或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 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私有制)。 (2)商帮出现;工商业城镇兴起与繁荣。 (3)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强化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解析】(1)模式:根据“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得出小农经济。 特点:根据“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得出男耕女织(或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 土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小农经济对应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私有制)。 (2)状况:根据“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得出商帮出现;根据“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得出工商业城镇兴起与繁荣。 (3)根据“农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A. 日本

B. 英国

C. 苏联

D. 美国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

A.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B. 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

C. 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

D. “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它们犹如一颗小树在夹缝中仍然顽强生长。以下两家近代民族企业的共同点有

①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产品主要走向市场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织公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是

A. 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 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C. 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查看答案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 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