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上清帝第六书》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 提出...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上清帝第六书》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 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C. 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 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A 【解析】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康有为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故答案为A项。“施政纲领”必须是明确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主张,B项只涉及政治方面,排除;C、D项不符合题干中“施政纲领”的含义,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1947年漫画家华君武为揭露马歇尔计划而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其有助于国人。

A. 瞩目中国革命的进程

B. 关注西欧国家的经济危机

C. 认清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质

D. 预见美国霸权必将衰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孝文引见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北史》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正音”指的是什么?

(2)简要指出材料所述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3)孝文帝颁布上述诏令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提出要建立一支最终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所维持的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海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则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巨大压力,将海军预算提高到国家支出的1/3,开始实施建立“八八舰队”的计划。

材料二《五国海军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后果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国海军条约》的主要内容。

(3)综合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五国海军条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熙宁五年三月丙午)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熙宁五年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现象?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瑞典大科学家、发明家和实验家诺贝尔生前这样写道:“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条约,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签约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一旦被攻击,他们就共同来保护它。这将逐渐导致部分地解除军备。”带着这样的理念,他死后将所有财产的五分之一“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1896年临终遗嘱)。

材料二当得知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时,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什么武器,但我能确认,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石头和棍子来打。”

(1)结合史实说明诺贝尔设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它的“理念”是否落实了?为什么?

(2)分析爱因斯坦作出这番“预言”的原因,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