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对此理解...

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  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

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  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①符合“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④符合“知利而不知义”。商鞅变法虽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它有着材料中所说的局限性,如轻视教化和道德,故③正确。从材料中体现不了商鞅对待商业的政策,故②错误;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秦国“软件”是指

A. 承继了西周疆土    B. 优越的地理位置

C. 有效的管理制度    D. 首创了郡县制度

 

查看答案

战国初年,我国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受到了   

A.诸侯争霸的冲击   B.生产力发展的冲击

C.百家争鸣的冲击   D.变法改革的冲击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 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 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查看答案

梭伦是古代希腊著名的“七贤”之一,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那么他的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应是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    B.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

C. 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阶级基础的是

A. 颁布“解负令”    B. 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C. 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D. 创立了四百人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