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选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但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A选项错误;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故B选项错误;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查看答案

一五期间,中国投资在工业上的资金达 250.2 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 42.6%,对农业的投资41.8 亿元,占国家基本投资总额的 7.1%(杨素群 2002),对重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34.3%增加到 1955 年的 47.3%;对农业基建的投资则由 1952 年的 14.8%减少到 1955年的 6.7%。这表明当时国家意在(  )

A. 加大农业投资比例规模    B. 重点并优先发展重工业

C. 调整农业工业投资比例    D. 纠正国民经济畸形结构

 

查看答案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 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 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查看答案

“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这是1958年流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反映出

A. 当时人们对人民公社的衷心拥护和赞美

B.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直线发展历程

C. 小农经济是阻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落后生产方式

D. 生产关系的变革逐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离

 

查看答案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

 A

 内外朝制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掌握重大问题的执行权。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

 B

 行省制

行省成为元朝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行省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自行处理境内重大民事权力。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根本大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等原则,为推翻清王朝奠定了法律基础,加速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D

 人民公社

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探索。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