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解析】据材料“西安事变……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有利于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在1928年,故A项错误;“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与国共合作的问题无关,故B项错误;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未正式建立,故D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查看答案

《史记·周本纪》记载:“懿王崩,共王弟辟方(懿王之权)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變,是为夷王。”这一做法

A. 是对宗法继承制度的补充

B. 反映了分封制走向瓦解

C. 体现了周王室血缘关系的松驰

D. 说明了周王室威信扫地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16年11月7日,星期二,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在大选中再次当选总统,尽管他的竞选口号是1“他使我们这离战争”,但“一战”的全球性影响其实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将美国卷入其中,到1916年秋天,美国的工业已经在向协约国这边供应大量战争物质,其中许多物质都由美国银行提供资会。许多美国人早已投身于人道主义救援中,

    他们大多也作为积极的参与者,为协约国作战,北美大陆并非如许多观察家所认为的那样置身平“欧战”之外,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北邻(他们有一条不设防边界)从战争开始就是交战国,战争也来到了美国人的家园。在德国秘密特工对协约国的军火补给进行破坏的同时,英德两国特工也为了获得对各自目标的援助,发起了宣传战。美国的中立空间同样也为及笑活的家们提供了机遇(和同情者)对他们而言,英国的参战为他们进一步的行动提供了可能,爱尔兰其和派已经在美国活跃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在1916年都柏林的爱尔兰复活节起义之后,他们重新振作,打算攻击英国人在美国的势力以及亲英势力。而印度的颠瘦分平,企图从度英国人在印度统治的加德尔(“叛乱”)党也蠢蠢欲动,企图对美国西海岸构成威胁,

  一摘编自基斯杰弗里(1916: 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6年美国在“欧战”中的作用

(2)根树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威尔逊“他让我们远离战争”竟选口号未能实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蓄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