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力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机器……一人所作工,能给百人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

“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藉以自存也。故言理财之学者,当并国之差别限界而无之。”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对外资)欢迎与反对,要以政治组织能否改革为断……苟政府财政之基础固,而所以运用之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足为国病明矣。(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的,势必蒙外资之害。

——摘编自梁启超《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辨》等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经济思想的重要来源。

 

(1)发展工商业;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2)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早期维新派的发展商业、保护本国经济的思想;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说。 【解析】(1)从材料“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的,势必蒙外资之害”中可以概括出梁启超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 (2)从材料“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梁启超经济思想主要来源于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早期维新派的发展商业、保护本国经济的思想;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篇目,其内容侧重于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偿(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监护

所有权及占有

房屋及土地

私犯(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A. 审判程序的公平公正

B. 处理私人权益纠纷

C. 公共财产归属的判定

D.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查看答案

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甘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

A. 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

B. 具备了初步的家法秩序

C. 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

D. 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清初小说《姑妄言》曾写到:“你道这好儿子不送去念书,反倒送去学戏,是何缘故?但他这昆山地方,十户之中有四五家学戏。以此为永业,恬不为耻。”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 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 经济发展推动观念转变

C. 小说成为文学主要形式

D. 民众需求促进戏曲兴盛

 

查看答案

中山先生在国民党一大上说:“至共产主义之实行,并非创自俄国,我国数十年前,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已经实行(“圣库制度”),且其功效较俄国尤大。”孙中山对“圣库制度”的认识表明

A. “联俄”未必要全盘学习俄国

B. 俄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C. 共产主义和圣库制度一脉相承

D. 民生主义是对圣库制度的补充

 

查看答案

临时政府新任总理克伦斯基决定继续在协约国阵营里把一战打下去,以一场大规模攻势为俄国作出了选择,攻势的失败,决定了俄国的未来走向。这说明

A. 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 二月革命没有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C. 苏俄《和平法令》受到群众拥护

D. 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推动革命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