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波兰遭受危难的时候,一位苏联外交家曾对记者...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波兰遭受危难的时候,一位苏联外交家曾对记者说:“要是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德、意、日同盟从欧洲和亚洲两面夹攻。英法会据守马奇诺防线并且资助希特勒。美国会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来反对我们。签订了条约后,我们将不需要对整个世界作战了。”丘吉尔说:“ 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是高度的现实主义。斯大林的首要考虑……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斯大林曾说,他在 1939 年夏天深信,希特勒就要打仗了。如果同西方结不成靠得住的联盟,那为什么不联合希特勒呢?他不是已突然来敲门了吗?

——摘编自解力夫《纵横捭阖斯大林》

材料二

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 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条约有效期为 10 年。

秘密附属议定书。其中规定:双方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

——摘编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 1)欧洲局势日趋紧张,战火可能向东蔓延;《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西方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苏联避战自保;警惕西方祸水东引;英、法、苏谈判陷入僵局;德国竭力拉拢苏联。 ( 2)为苏联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同时使苏联放松警惕,导致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严重的损失,使二战初期德国避免两线作战,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德划定分界和东欧势力范围,严重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解析】(1)由材料“签订了条约后,我们将不需要对整个世界作战了”“斯大林的首要考虑……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和“他不是已突然来敲门了吗?”,结合所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是:欧洲局势日趋紧张,战火可能向东蔓延;《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西方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苏联避战自保;警惕西方祸水东引;英、法、苏谈判陷入僵局;德国竭力拉拢苏联。 (2)结合所学,要从对苏联、对弱小国家和反法西斯斗争等方面归纳,可以答为:为苏联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同时使苏联放松警惕,导致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严重的损失,使二战初期德国避免两线作战,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德划定分界和东欧势力范围,严重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说:“我们属于一切文化、一切思想和一切肤色的男女”,由于“人民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因此呼吁“要求原子能使用只限于为和平目的与人类福利……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各国间的和平合作、各民族对其将来的自决权 ——自由与和平的童要条件——而斗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20 世纪)80 年代,美、苏两国不得不顾及强大的和平运动所表达的反对核扩军、要求核裁军的强烈愿望……

苏联不仅接受了削减中程导弹和短程导弹的建议,而且同意将欧洲中导和亚洲中导问题同时加以考虑。美国政府在1981 年 11 月开始就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问题与苏联谈判,并采纳欧洲核裁军运动的口号……1996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有利于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进程,增进国标和平与安全。

——摘编自沈善荣《论冷战时代世界和平运动的影响》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的背景。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限制核扩散的因素。

( 3) 面对 21 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召开之时,主要战胜国尤其是美、英、法三国的战略考虑是大相径庭的。美国要以美国的理想方式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中,美国又要占领导地位;英国则想保持它在世界事务中的传统优势,并建立不受法国独家支配的欧洲大陆均势平衡的局面; 法国复仇心切,要重建它在欧洲的霸权。在这一背景下,巴黎和会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争执不断。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 1923 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了日本的反感。 1924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

——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1618-1945): 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

(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巴黎和会上大国间的矛盾。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

(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12 年 4 月 16 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主席声明,谴责朝鲜 4 月 13 日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坚持发射卫星的行为。联合国安理会谴责朝鲜主要是因为其发射卫星的行为

A. 直接侵犯了韩国的领土主权    B. 不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C. 对中国和俄罗斯构成了威胁    D. 侵犯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

 

查看答案

毕加索为 1949 年世界和平大会设计的版画中画了一只展翅翱翔的鸽子,从那时起和平鸽就成为最常使用的和平标志。和平鸽的设计和广泛使用表明

A. 发展经济开始取代军事对抗    B. 全球化推动了反战和平运动

C. 祈盼世界和平成为人类共识    D. 当今世界已消除了战争威胁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在给日本《改造》杂志的声明中称: 我签署了一封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在那封信中我强调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来实现原子弹的制造……我那时只能这样做,再无其他可以选择的余地,尽管我始终是一个虔诚的和平主义者。这封信

A. 证明爱因斯坦是核战争帮凶    B. 客观上推动了原子弹的问世

C. 对日本遭受核打击表示忏悔    D. 主张和苏联进行核军备竞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