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我国共进口粮食117亿斤。同期...

据统计,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我国共进口粮食117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158亿斤。上述做法旨在

A. 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B. 纠正“大跃进”的弊端

C.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 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

 

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困难时期,为了解决国内粮食短缺和缓解农民负担,实行减少粮食征购和大量进口粮食的政策,D项正确。当时国家缩减了工业化建设规模,排除A。题干的做法是解决“大跃进”所导致的经济困难,并不是纠正其弊端,排除B。题干做法虽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

比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一五”计划的完成(     )

A. 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B. 使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C. 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 未能使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入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之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A. 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

B. 人民迫切要求改变重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 50年代初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D.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查看答案

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查看答案

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这表明当时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蔚然成风

B. 官僚资本在中国开始出现

C. 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有所变化

D. 实业救国的思潮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查看答案

李鸿章在奏请设立轮船招商局时称:“各省在沪殷商,或置轮船,或挟资本,向各口装载贸易,俱依附洋商名下,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局。”这说明设立轮船招商局意在

A. 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B. 加强政府对市场垄断

C. 开创股份制企业模式

D. 与外商企业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