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 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发生洪灾,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隋、明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 这—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 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唐高祖时期,国家要对大运河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通,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