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 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 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秦朝中央官制中并无“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中,太尉是虚设的,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由此,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
A. 牵制丞相,监察百官 B. 代替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C.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 任命郡守和县令
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
A.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B. 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设通判,监督知州
我国古代官僚体系中,最早具备监督监察职能的是( )
A. 节度使 B. 御史大夫
C. 提刑按察使 D. 刺史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
A.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