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79年以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帆船贸易进入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79年以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帆船贸易进入鼎盛时期。1644年以后的四十年间,由于清朝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一度中衰。中国开放海禁以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18世纪末以前,中菲间的贸易方式基本上是在中国海商(包括定居在菲律宾的华商)主导下的传统中国海外贸易形式。

材料二从18世纪末起,传统的中菲贸易开始出现明显的转变。随着远东国际形势的变化,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商船(包括西班牙商船)开始介入中菲贸易,致使中国帆船的传统优势逐渐失去,中菲贸易大部分是由往返于马尼拉与香港、澳门之间的西班牙船只进行的。必须指出的是,此时中国帆船虽然已经丧失了中菲的经营权,但中国商人并没有就此退出中菲贸易。这一贸易的两端继续由中国人挖掘着,一边是在厦门、澳门和香港的华人,另一边是马尼拉的华人。只有一项对中国的出口品——米是由西方人经营的。

材料三18世纪末以前,中国输往西属菲律宾的商品,除了大宗的丝绸和纺织品外,还有各种食品、日用品、禽兽、瓷器等。从西属菲律宾运往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大量墨西哥元。十九世纪以后中菲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中国出口的产品按价值大小的顺序为:丝绸和生丝、亚麻、纸张、瓷器、食品、还有少量的玻璃制品、珠宝首饰和茶叶等。这些货物大部分供菲律宾人民消费,其中作为当地纺织业原料的生丝,仅怡朗省每年进口的数量就值40万比索。进口纸张大部分用于马尼拉的烟厂生产卷烟。而与此同时,从菲律宾输往中国的商品的结构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大米取代白银成为大中商品。接下来是金沙、硬币、棉花、金属器具,马尼拉麻、土布等。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菲律宾的亚麻、咖啡、糖、烟草,特别是香烟也已经开始在上海等中国沿海城市销售。

——以上材料均选自李日强《明清中菲贸易研究》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菲贸易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菲贸易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特点:中菲贸易呈阶段性特点;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影响;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中国商人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中菲在贸易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商品种类丰富;商品种类不断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2)原因:中国封建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近代工业发展缓慢;中国科技水平逐渐落后于世界;政府政策的变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菲律宾成为西班牙的重要贸易据点;菲律宾近代工业的发展。 影响:加强了中菲之间及世界市场的联系;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中国政府的收入;促进了菲律宾近代工业的发展。 【解析】(1)由材料“由于清朝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一度中衰”可以得出政府的影响;由材料所述三个时段的不同可以得出呈阶段性特点;由材料“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商船(包括西班牙商船)开始介入中菲贸易”可以得出受世界市场的影响;由材料商品的往来中可以得出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且中国商人占主导地位。 (2)第一问,由材料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对菲律宾的贸易中优势逐渐下降,结合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以及国际形势和菲律宾自身的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第二问,结合中国和菲律宾贸易的作用及对中菲律宾双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市场的扩展的影响等方面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对于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 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 农业发展缓慢,国家经济明显出现了严重滞涨

D. 大力发展第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浪漫”一词原指中世纪时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多以英雄冒险与奇妙经历为主。到了18世纪后半期,此词用来比喻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中的世界,和“野性”“幻想”“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浪漫”词义的演变反映出

A. 批判现实成为社会潮流

B. 启蒙运动推动文艺发展

C. 西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D. 对“崇尚理性”的反思

 

查看答案

英国光荣革命前,内阁是国王的高级咨询机构,并无实权。威廉三世即位后任用两党人士入阁参谋,但由于政见不同,内阁成为吵架的场所。1693年开始从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阁,提供咨询意见。这些变化

A. 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手中

B. 有利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使内阁成为英国政治权力中心

D. 体现了君主立宪制度的本质特征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说自已经常“私下为人们出主意,奔走忙碌,在公共场合,却不肯走到你们众人当中,为城邦出主意”。下列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苏格拉底

A. 不关心城邦政治事务

B. 关注城邦的公共生活

C. 把善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D. 重视培养民众的道德

 

查看答案

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

A. 说明冷战源于二战时期各国政策分歧

B. 是苏联内部阶级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

C. 使史学研究背离了真实性的原则

D. 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