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1年12月,美国总统胡佛在向国会提交的复兴计划大纲中提出:大幅度削减行政开...

1931年12月,美国总统胡佛在向国会提交的复兴计划大纲中提出:大幅度削减行政开支,发展联邦公共工程;扩大联邦农业贷款银行的贷款能力。这说明该计划

A. 坚持了自由放任政策    B. 不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C. 体现了国家的干预性    D. 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胡佛政府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没有体现出他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胡佛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应该是有利缓解经济危机的危害,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胡佛政府发展公共工程,干预银行信贷,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胡佛政府有复兴的计划,并没有体现出这一计划是否真的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3年,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凡是遵守该法规的企业,美国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责任”的蓝鹰标志。当时的美国企业应尽的“责任”是

A. 遵守公平经营规章

B. 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C. 实行全面计划经济

D. 做好社会福利事业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步,就淘汰银行10797家。公众舆论评价说这个行动优如“黑沉沉的太空出现的一道闪电”。这一“闪电”的深远意义是

A. 在整顿金融业方面成效显著

B. 通过整顿银行克服了金融危机

C. 加强国家对金融的全面控制

D. 开启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模式

 

查看答案

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从25%下降到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下列哪项措施最易导致上述现象

A. 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

B.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

C.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D. 大力推行“以工代赈”

 

查看答案

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写道:“据1932年9月美国《幸福》杂志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收入,占人口总数的28%”“从1929-1933年,全国仅罢工就有大约3000次。”为此,罗斯福政府

A. 致力于国家工业的复兴

B. 推行“以工代赈”

C. 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D.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查看答案

《全国工业复兴法》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暂停部分反托拉斯法条款的实施;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并在它的认可和监督下,由资方、劳方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分别适用于各行业的法规。这一措施

A. 维护了自由企业制度

B. 剥夺了工业的合理利润

C. 损害了劳工的利益

D. 加剧了社会经济危饥和政治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