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32年,《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32年,重...

1832年,《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32年,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75年,出台第一部《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以上英国历史上的改革最能反映

A. 立足改善民生进行改革

B. 民主化进程大大加快

C.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D. 开始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C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资产阶级、工人以及工厂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民生问题还涉及政治权利,故AB项错误;D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故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成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A. 商路中心的转移    B. 契约规则的确立    C. 价格革命的影响    D. 贸易规模的扩大

 

查看答案

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 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

D. 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

 

查看答案

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上述材料反映出

A. 欧洲生产力水平下降

B. 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C. 土耳其帝国崛起控制东西方贸易

D. 导致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农耕经济的领先

B. 自然经济的解体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重农抑商的风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