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B 【解析】材料中“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显然是指“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这种现象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而以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为最早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思想觉醒的最早表现,所以答案选B,A项其时民族危机尚未发生,C D两项均晚于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4月4日,12个国家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该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下表反映出

时间

新加入国家

1952年

土耳其、希腊

1955年

联邦德国

1982年

西班牙

1999年

波兰、匈牙利、捷克

2004年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A. 西方冷战意识的加深

B. 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

C. 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D. 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

 

查看答案

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通知,禁止农民随意(或经农村基层政府介绍)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公私企业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招雇农民工。这一规定

A. 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反映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基本国策

C. 造成了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

D. 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 美德即知识

B. 拯救人类心灵

C. 认识你自己

D. 追求生命价值

 

查看答案

约翰·凯奇认为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钢琴中奏出各种怪声,称这才是“真正的音乐”;1952年,他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演奏一曲名为《4分33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