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

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 宗法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君主专制

 

C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周天子没有直接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符合题干中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故C正确。A是维系分封制基础,不符合题意。“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意义是封建不是君主专制,高度集权,所以排除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前两次调整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

B. 前两次调整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

C. 后两次调整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改变

D. 四次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二1949—1978年是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城市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后,出现了长期的曲折停滞,总体上,城市化的进程缓慢。1949—1978年工业化得到相对高速的发展,而城市化发展却严重滞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之后的城乡壁垒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政府对一系列制度、政策的修改,使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活跃,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开始有所松动。农民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建设农民城市,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吴清《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1949—199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中、英两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史》载:“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对宋朝慈善救济史研究颇有心得的张文先生指出:“宋朝社会救济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邓云特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说:“两宋灾害频繁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也。”“降至唐宋之际,财富力量的崛起更为显著”,唐宋土地私有产权制的兴起,在摧毁原有政治高压下超稳定土地关系之时,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受灾人群。故而,宋朝政府亦非常重视对本朝民众的季节性救济,给以从医疗到贫寒物资之发放的多种救助,帮助民众暂渡难关。

张文先生总结认为:“宋朝社会救济从总体上来说的确成就不凡,使得宋朝社会的安全运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而也使宋朝对社会的控制较为稳固,避免了社会处于失控状态。”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材料二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工业化过程中,贫困、失业、劳动保护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在20世纪初更加严重。国外学者对社会救助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20世纪前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遭受失业和贫困问题的困扰,资产阶级学者试图把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措施与稳定就业联系在一起,其中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认为贫困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为失业者和受救济者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新投资量,这凸显了一种积极救助的理念。二战后,经济学家吉登斯认为积极救助不只是为了对付贫困,而是强调自我实现和责任。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应该增强救助对象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作为制度的责任主体,国家和社会应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时考虑“事先防范”的方法。积极福利开支不再完全由政府创造和分配,而是由政府和其他各种机构包括企业间共同合作提供。德国总理施罗德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他指出:“必须保持最低的福利标准”,“强调社会救助制度的个人责任”,“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者要把社会保障网从一种权利变成通向自我负责的跳板”。

——郭林、张巍《积极救助述评:20世纪以来社会救助的理论内核与政策实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救助方面的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人战胜印第安人,靠的不是枪炮,因为那时候枪炮的技术并不发达,真正战胜美洲土著的是欧洲人带来的一连串瘟疫:1518—1526年天花流行,1530—1531年爆发麻疹,1546年斑疹伤寒,1558—1559年流感。据估计,95%的美洲原住民死于白人带来的疾病。如果说是瘟疫毁灭了玛雅文明,一点也不过分。欧洲人在天花的帮助下,开始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

——《人类的历史即传染病的历史》

材料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口日益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传染病确也随之周游列国。携带病茵的病人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比传染病的潜伏期还要长。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传统的隔离方式根本无法生致,也使得一国爆发的传染病会迅速传播到其他地区。我们消费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可能来自遥远的他乡异国,在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如果出现污染,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

——《人类的历史即传染病病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人征服美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之利与弊。

 

查看答案

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C. 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    D. 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