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

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

 

(1)坊市分开;经营时间有限制;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2)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出现了最早的纸币;有了专门的娱乐场所;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控。 (3)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解析】(1)根据材料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可以看出市的设置有地点限制,并与居民区相分离;根据材料中“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可以看出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根据材料中“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可以看出对交易时间有限制。 (2)根据材料二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知,宋代市的设置突破了地点限制,打破了坊市界限;根据材料二中“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可知,宋代市的设置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 (3)根据材料三可知,明清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还有以下特点: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4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 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 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查看答案

国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为雾都,因为那里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雾都的形成是由于伦敦地区

A.大搞圈地运动   B.快速工业化      C.使用蒸汽机     D.流行沙尘暴

 

查看答案

18世纪法国某地理学家如此评论地理大发现:“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此处“伟大的发现”是指(  )。

A.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15世纪末至l6世纪初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C.达·伽马船队开辟到达印度的航线

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查看答案

英法两国历史上曾经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条约最早应签订于

A. 18世纪晚期

B. 19世纪中期

C. 19世纪晚期

D. 20世纪初期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西方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其中的起飞阶段指    (    )

A. 手工工场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国家干预经济阶段       D. 福利国家阶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