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

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

A. 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

B. 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

C. 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D.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交通工具进步带来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30年代”、“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材料主旨体现出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冲击着人们传统思想观念,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时期中国史实,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题干信息仅仅提及上海,故无法得出比较性的结论,排除C。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据此可知

A. 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

B. 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

C. 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

 

查看答案

(2015年江苏卷)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A. 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 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 “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查看答案

1985~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的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C.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

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依据材料可知

A.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 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 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查看答案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 “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 “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