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自卫说更正确

 

A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在建国后不同的时期,认识不一样,主要是有当时的国家环境影响决定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国家处于外交苦难时期,并未对外开放,对闭关锁国政策持积极的看法;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闭关锁国政策,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史学家视觉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答案。B项错误,并非标准的丧失;CD项错误,视觉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因此就断定对错。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诗人张籍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反映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多次战乱,人口南迁    B. 少数民族政权开发南方

C. 两晋时期在南方的开发    D. 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选购商品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白天可到城郊用纸币购买瓷器       D、可以去会馆看望同乡友人

 

查看答案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品经济繁荣

C. 井田制逐步瓦解            D.土地私有制确立

 

查看答案

《史记》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该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芍陂    C. 灵渠    D. 郑国渠

 

查看答案

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是(   )

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              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

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                  D.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