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习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中列宁采取钓经济政策及其对苏俄的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1)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原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 (2)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 (4)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解析】试题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苏俄面临的内外形势是国内有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其原因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对苏俄挑起的三年国内战争以及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 (2)本小题要联系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理解“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的说法。新经济政策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所以说是“后退一步”,但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商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经济基础。所以说是“前进两步”。 (3)材料已明确是新经济政策,故本小题主要是回答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据此可答出正确答案。 (4)本小题可联系调整政策的背景,即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对政策进行调整。因此得出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A. 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B. 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 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D. 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查看答案

苏联1965年9月开始实施新经济体制,将国家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20多项减为9项;企业的利润留成由6%提高到17%;企业经理获得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权力等。这表明苏联

A. 沿袭了新经济政策

B. 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 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

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A. 主张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已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C. 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 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 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B.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 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为打破坚冰”“开通航路而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