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1914~1918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表中数据说明 A. 政府经济改革...

下表是1914~1918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表中数据说明

A. 政府经济改革成效显著

B. 华商企业的经营模式滞后

C. 一战中轻工业发展最快

D. 社会环境影响工业化进程

 

D 【解析】从表中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厂进口火柴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缓慢发展的特征,故本题选D。政府经济改革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错;经营模式材料不符合主旨,故B错误。轻工业不符合表格信息,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先后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由此可见

A. 中国民众爱国热情高涨

B.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阻止革命成为时代主流

D. 空淡救国不足为取

 

查看答案

阅读《1894—1920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此阶段

 

1894--1914

1914--1920

1894—1920

外国在华资本

15.83%

4.50%

13.11%

本国资本其中: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14.44%

6.31%

11.88%

14.54%

3.81%

10.71%

15.08%

10.54%

13.84%

 

 

A.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衰退

B. 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

C. 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

D. 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

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

A. 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

B. 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

C.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经说过:“依靠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影响这种出口贸易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工业生产产量不足    B.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

C. 中国通商口岸数量过少    D. 英国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查看答案

《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 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 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 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 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