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初史官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日》中这样概括儒家:“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

汉初史官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日》中这样概括儒家:“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据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 理论体系庞杂使儒学难有实际功用    B. 公家学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 强化伦理道德规范是儒学主要功能    D. 政治形势影响司马谈对儒学的认识

 

D 【解析】根据材料“汉初”以黄老之学治国,强调无为而治;而司马谈认为儒家学者学说丰富,但不得要领,花了力气却只收到微小的效果;然而他们强调的等级秩序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这是不可改变的;故体现司马谈肯定黄老之学,说明政治形势影响司马谈对儒学的认识,D项正确。理论体系庞杂是宋明理学,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信息,排除B。伦理道德规范只是儒学功能的体现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政治功能、社会教化等,排除C。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相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事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行为。这些史实反映了

A. 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    B.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C. 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D. 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特别是国际经济治理规则的主导者和霸权国家,美国最能够从现今的国际经济规则中受益。……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并未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造成其自己一手缔造的全球化陷入困境。

——20l6年10月l日李少丹《欧美版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自我狙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美国与经济全球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对外贸易是我国历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打开大门、走向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网络穿过了中亚的浩瀚沙漠和深不可测的印度洋,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到达地中海和北非等地区。对古典社会来说,远距离贸易不仅具有经济内涵,还有很深的政治内涵,明清时期经济贸易事务几乎都发生在政府严密管制的环境下。

——摘编自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终于自食其果。

——据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三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三原则是: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列举汉唐宋元时期对外贸易情况,分析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后果。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谓“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自由贸易”的实质。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并阐述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

 

查看答案

1900年特别是1950年以来,欧美大学成为向全世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和法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欧美企业影响了世界的企业惯例、企业价值观,主要由欧美资本驱动的全球化现象推动了寿司、商业化体育、牛仔裤、宝莱坞电影和世界音乐的传播。这反映出

A. 跨国文化互动和交流日益频繁

B. 世界经济一体化已形成

C. 发展中国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D. 欧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查看答案

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A. 是一把双刃剑

B. 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弥补资金缺口

D. 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提供了时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