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传统经济政策却出现了背离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1)“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商业)。 (2)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3)后果: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海外贸易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可知“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 (2)根据材料二“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可知是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三“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可知是闭关锁国政策。 (3)关于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限制海外贸易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受西方的影响,近代居民最普通和最典型的住宅是:

①四合院

②里弄

③独院式的洋房

④居住大院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 电影

B. 电视

C. 报纸

D. 广播

 

查看答案

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 深圳特区的创办

B. 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C.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 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闽东南地区(厦、漳、泉三角区)在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上属于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D. 沿海经济开放区

 

查看答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上述决议相关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