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民指...

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民指责它不是用墨水所写,而是用血写的。梭伦改革后,废除了这一酷刑,规定除杀人罪外其他罪犯都不得处以死刑,任何公民皆有权提出控告。这一变化体现出

A. 雅典公民实现了人人平等

B. 打破了贵族垄断司法局面

C. 古雅典对人权的尊重

D. 雅典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C 【解析】梭伦改革废除酷刑,提出公民控告权,显然是从人权角度出发,体现出法律的关注人性特点,故C正确;A中人人平等说法不符合事实;雅典仍然是贵族垄断法律,故B正确;D说法不符合事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叶以后,市民阶层人员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等各色人物。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千户以上的市镇比比皆是。总之,明中叶以后的市民阶层无论在人数上、区域分布上都远远胜于宋代;而市民人数的增多是市民力量壮大、登上社会舞台的前提。加上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日益繁荣,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于是市民阶层开始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摘编自王言锋《中国十六~十八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材料二近代中国,在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为得有功名的士绅阶层。但到1905年以后,由于科举废除,旧士绅的地位渐为士绅取代。在1860-1916年,社会领导阶层不仅来自新旧士绅,也来自新知识分子。新知识分子的人数,大约为士绅的十倍。在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来自新知识分子者极少,但其地位不断上升,到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社会领导阶层除士绅、新知识分子外。还有富商。当时中国有四种商人,一种是普通商人,一种是盐商,一种是行商,一种是买办商人。近代以来受西方工商文化的影响,提倡商战,鼓励商人与外商从事竞争。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政治地位也提高了。

——摘编自张玉法《近代中国社会变迁(1860-191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市民阶层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17世纪,中国人已普遍穿着棉布冬装,而不再穿着宋代时流行的麻布或亚麻布服装。与前文所述现象出现无关的是

A. 中国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B.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C. 新的经济作物品种的种植

D. 社会经济生产的专业化

 

查看答案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这一说法出现的原因是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B.商品经济现繁荣发展的时代趋势

C.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地主大量兼并土地

 

查看答案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说: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成因为

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明清时期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毛病

C.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               D.政府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