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比较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比较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材料表明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重化工业产生

B. 工人队伍壮大

C. 生产力的发展

D. 对利润的追求

 

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资产阶级调整生产组织形式,从而出现垄断组织。因此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原因”的要求,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 推动了英国议会制改革

B. 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C. 加剧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D.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其准确含义是

A. 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

C.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查看答案

1824年,斯坦福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是指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 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 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

C. 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

D. 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查看答案

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A. 转移贸易对象

B. 要把印度变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 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 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