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 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 美国对求同存异方针的评价

C. 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 美国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根据材料,该言论认为,“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根据“印度支那”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召开了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美国代表团竭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由于周恩来总理与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努力,达成了和平解决印支问题的决议。因此,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A、B、D项与材料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表解梳理秦代九卿(局部)的基础上,张霞同学所得到的三点认识,其中

①秦代设立了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中央官职

②九卿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负责监察系统

③体现了秦代国与家同治的突出特点

A. 仅一点正确

B. 仅一点不正确

C. 全都正确

D. 全不正确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A.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 “打倒亲日派卖国贼”

C.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8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两个讲全了。”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在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机构等三方面的变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民族工业又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和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

材料二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有"丝绸人"之称。

——翦伯赞《秦汉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