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

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

B.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

C. 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 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

 

A 【解析】如材料所述,宋朝时全国粮食多采购于苏湖地区。而至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则转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及东北地区,江浙闽粤则为商品经济发达地区,说明由宋至明清,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不再局限于粮食种植,由此体现了区域经济多样性的日益突出。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大运河的作用,无法说明长途贩运贸易的艰难起步,故排除A、C两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而非明清时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司马光曾上书指出:“窃惟四民之中,惟农最苦。……而又水旱、霜雹、蝗蜮间为之灾,幸而收成,则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这主要反映出

A. 农民赋役负担沉重

B. 司马光主张变革

C. 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D.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查看答案

材料一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年份

主题

1983年

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

1993年

欢乐、祥和、自豪、向上

2002年

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

2018年

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材料三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频道以摘播方式,通过198家海外媒体,

在14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

——《人民日报》2018年2月17日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2)材料二中,1993年春晚主题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

(3)据材料三,概括春晚作为文化盛宴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改革开放与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让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了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查看答案

1912年到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的短暂的春天,之所以短暂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一战后卷土重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