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那县的数量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州数 郡数 县...

下表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那县的数量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州数

郡数

县/侯国数

西汉末

13

103

1585

东汉中叶

13

105

1150

西晋

19

173

1232

南北朝初期

38

313(加镇20)

1376

南北朝末期

275

663

约1500

 

 

A. 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B. 郡国制盛行

C. 中央集权加强

D. 地方制度更替频繁

 

C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那县的数量整体上在增加,这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藩镇割据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国制盛行是在西汉初年,选项B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地方制度基本稳定,更替并不频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查看答案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查看答案

“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繁;繁必御之以简。”材料意在说明

A. 郡县制度有利于克服分封制的弊端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主辅结合

C. 官僚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是历史进步

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家臣南蒯叛乱,事败后逃至齐国,齐景公呵斥其为“叛徒”!南蒯解释道:“我是想帮助鲁国君王夺回政权啊。”齐国大夫韩晳指出:“身为季氏的家臣,却奢言加强鲁国公室的权力,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由此可见当时

A. 士阶层日益成为重要力量    B. 齐国积极维护周大子权威

C. 礼乐制度仍有社会约束力    D. 宗法制度已被诸侯破坏

 

查看答案

有史学家说:“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这主要反映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同构

C. 婚姻成为控制同姓诸侯国的主要手段

D.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