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

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A 【解析】由“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可得出①③;由“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可得出②;题干材料没有体现④;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查看答案

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纲领》 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国共产党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国共产党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③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④“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 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主政治舞台

B. 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D. 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