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重商主义时期(17~18世纪)

是国际经济秩序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相互制衡而形成的权力均势体系

“大英帝国时代”(19世纪~一战前)

总体结构由英国缔造,强调开放和相互依存,形成了英国一统天下的国际经济秩序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

以美国为主导,确立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建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20世纪70年代后)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所削弱,逐渐形成了由多种强势国家的货币充当世界货币角色的时代——牙买加体系(又称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实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续

 

 

——摘编自刘笑瑜《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过程及决定因素》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题:国际经济旧秩序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 阐述:17至18世纪重商主义时期,西欧诸国对亚洲、非洲、美洲的资源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了广大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大英帝国时代”,英国凭借其海上霸权,占领了广大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掌握着世界经济命脉,处于国际分工中的核心地位,直接对其殖民地及其附属国进行统治和剥削。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确立了美元的金融霸主地位,美元霸权战略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国,美元霸权已经成为美国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虽然有多种强势国家货币的竞争,但美元霸权并未完全消失,美元仍作为世界经济中主要的储备货币,影响着国际经济秩序。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过程。从材料中的19世纪至一战前的“总体结构由英国缔造,强调开放和相互依存,形成了英国一统天下的国际经济秩序”,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以美国为主导,确立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建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看出国家实力在国际经济秩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国际经济旧秩序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据此确定论题。在确定论题后,对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可以联系史实从英国历史上的殖民活动导致英国国力强大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核心地位来论证说明;对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帝国主义的产物”,可以联系史实,从二战后美国的霸权主义地位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现出的特点来论证说明。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论题,然后联系史实论证,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一直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制,地方监察机构和官员直属中央领导。自魏晋起,中央监察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且不受其他行政部门的约束和羁绊。汉魏时一般通过察举考试的方式选用御史,至唐、宋、明、清,需进士出身方可担任御史。唐、宋、元的御史台和明清的都察院均为中央最高一级的衙门。如宋代监察御史自“宰相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隋仿汉代旧制,颁布了巡察诏条六条。唐玄宗时,专以察吏六条巡行监察地方官吏。

——摘编自唐海歌《承袭与变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孙中山在“五权宪法”学说中就提出,主张吸收古代设立“专管弹劾底官”的经验,使监察权力独立。民国建立以后,依照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由议会掌监察,但是“议会本职,在于立法,以之监察,不独旷耗时日于行政之琐屑,抑且陷立法机关于政争之旋涡”,而且孙中山的后继者也没有完全按照孙中山的构想实施。北洋政府的平政院虽掌有监察职权,却根本没有监察的实权。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受国民党中央监督指导,依法律行使检察权。然而由于制度结构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加上该机制的操作主体出于自身或客观原因,未能完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难以承载起反腐使命。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历代帝王重视监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监察制度新构想的特点,并对古代的监察制度与孙中山的监察构想分别作出简评。

 

查看答案

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演说中强调:“除非欧洲的各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否则欧洲复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取得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说明

A. 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占支配地位

B. 美国强大得益于欧洲统一市场形成

C. 西欧联合有利于美国的冷战政策

D. 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大

 

查看答案

1917年11月3日,俄国临时政府暗地里下令,从分散在各地的师团里把那些最忠顺于它的团抽调到彼得格勒来。士官生的炮兵部队被调来冬宫驻防。此时的俄国

A. 十月革命进入最后阶段

B. 广大人民争取和平夺权

C. 苏维埃中央政府已建立

D. 处于资产阶级革命前夜

 

查看答案

“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A. 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B. 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C. “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D. 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查看答案

关于奴隶的地位,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写道:“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每个人也可以通过遗产信托赠于单个物品,比如土地、奴隶、衣服、银子、钱款等。”据此可知

A. 西方人文思想源于罗马

B. 罗马法随疆域扩大而完善

C. 成文法能保护平民利益

D. 罗马法是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