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重大改革回眸】 1880年,英国自由党在国会选举中击败保守党而获胜,组成格拉斯...

【重大改革回眸】

1880年,英国自由党在国会选举中击败保守党而获胜,组成格拉斯顿内阁。1884年,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主动进行了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颁布了“人民代表法”,该法業规定: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中曾授子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部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断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第二年,在格拉斯顿的推动下,又通过了“重新分配席住法案”。新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足115万人的城市在下院中的席位,而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人口在115万的城市只留一个席住。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新兴城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英国1884年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1884年改革的最响。

 

(1)特点:统治阶级主动改革;改革具有渐进性(或者改革具有连续性);拥有选举权的人员范围变大;议席分配倾向新兴城市;改革立法化。 (2)意义: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公民权;农业工人取得了选举权;英国民主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妇女仍没有选举权。 【解析】(1)依据材料“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曾授子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的信息从主动改革、改革渐进性以及选举权扩大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信息从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公民权、农业工人取得了选举权、英国民主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以及妇女仍没有选举权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中西方历史大事记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南京条约》签订

1848《海国图志》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天津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问世

1769阿克菜特水力纺纱机

1785水力织布机

1690活塞

1769瓦特单动蒸汽机

1782瓦特联动蒸汽机

1807富尔顿汽船

1814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1861俄国改革

1861美国内战

1871德国统一

 

 

历史大事隐含着很多历史信息,根据上述材料,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延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贸易达到“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上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这基本勾勒了中国在对外交往工作中的重心与要务,即:开展全球性合作、优化大国间关系、稳固夯实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三大主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古代海外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现代中国如何践行对外工作的三大主轴?

 

查看答案

学者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一战后的革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

A. 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 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 弥漫着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

D. 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查看答案

1932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说:“我国今后一百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这里的“传统”指的是

A. 重商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孤立主义

 

查看答案

唐晋在《大国崛起》中说:“过度依赖外界的经济和各行其是的地方政权使荷兰受制于人,这是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以下有关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崛起挤占了荷兰海外市场

B. 荷兰缺乏自由宽松政策支持

C. 经济基础脆弱与中央集权缺失

D.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影响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