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3年,有人在访问苏联期间记录了他当时的所见所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

1923年,有人在访问苏联期间记录了他当时的所见所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实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C. 开始了农业集体化    D. 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B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3年”和“小工厂租给私人”来看,当时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从1921年开始实施,政府把小工厂租给私人经营,也允许私人开办企业。故答案为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取消,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从1928年开始,排除C项;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之处是

A. 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    B. 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

C. 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    D.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 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影响的评价,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 给苏联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

B. 使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 解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D.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

 

查看答案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