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第...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国民经济的调整

D. “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到D点变化是1960到1965年,当时八字方针推行,国民经济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故C正确。一五计划的实施在1953到1957年,故A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1956年,故B错误。“大跃进”运动的展开在1958年,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查看答案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⑤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查看答案

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最能说明

A. 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B. 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