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

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

B. 使工匠和商贾始成官府管理的奴仆

C. 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

D. 拓展了地方官凭土贡而晋升的机会

 

C 【解析】根据材料“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削弱地方豪强力量,限制富商大贾牟利。所以这些制度是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故A项错误,C项正确。早在西周时期,工商食官制度就使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成为官府管的奴仆,故B项错误。D项只反映了材料中的土贡制,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儒家

A. 崇尚空谈的形象

B. 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

C. 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 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曾投靠郑成功)任福建水师提督,驻军海澄。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沿海村社荒凉萧条的景象,他忧心如焚,遂挺身而出,先后两次上疏,直言“海禁迁界”之失策,痛陈“迁界”之弊端,与此同时,施琅还清醒地看到,“迁界”的根源在于台湾尚未统一,因而他明确地提出要以平定台湾来解决“迁界”问题。他不顾年老体衰及遭受冷遇,两提攻台,四请专征,矢志不渝,终于感动并说服了康熙皇帝。1681年7月,在康熙皇帝支持下,施琅主持专攻台湾,经筹划准备以后,于1683年6月14日率舟师攻克澎湖,迫使台湾郑氏集团纳土归降,施琅率部兵不血刃地进入台湾本岛。入台后,施琅采取了一系列抚政安民举措,保证了社会安定,从此,实施多年的“海禁迁界”政策终于被废除。据史籍载,1696年施琅逝世后,“闽中绅士军民闻公薨,皆巷哭失声。”并立祠将其尊奉为神明。

然而,在清代末期,革命志士们把明末清初的郑成功、张煌言等孤忠荩臣尊奉为民族英雄,大力宣扬,以号召民众。相反,施琅却被当成一位十足的“叛徒”而加以否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康熙年间施琅的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在清末遭到否定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近现代人类历史演变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不断地突破古代不同族群、国家、文明和地域之间的孤立和隔绝,逐步走向整体性的普遍联系状态。可以说,二战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19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突破民族国家和殖民帝国的市场分割,在全球构建一种相对比较开放的经济体系,以满足不断壮大的资本和世界经济正常运作的需要。但传统割裂的世界市场状况与经济全球化开放市场的需求是相悖的。西方列强沿袭传统的零和博弈观念和武力扩张方式,展开了更加激烈的对独占性的原料、能源产地和商品、资本的输出地的争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国际局势动荡的根源都在于此。所以,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性质可以说是相同的。但这种动荡并没有延缓全球化的步伐,反而警醒世人逐渐探索适应全球化历史新时期需要的新观念和行为方式,构建和完善全球性体系。

战争就是人类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形式,二战同样极大推动了全球性的普遍交往。战争期间建立的反法西斯同盟就是超越地域、民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全球性的广泛联盟。

——摘编自张文伟《全球化历史视域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被视为“全球化发展的产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对战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经过地税改革,到1875年,地税收入5000万日元,占国税总额88%,地税占农民收获量34%,负担沉重。

明治政府的一个问题是在过多地栖牲农民利益使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以后,没有及时调整政策。农民的贫困和资源的贫乏也意味着国内的市场和原材料有限,于是政府就用对外扩张来寻找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

——据陈杰《明治维新一改变日本的五十年》等

材料二

要对杭西欧列强,就必须树立一君万民的中央集权化的明治政府,让局限于各藩国的民众意识,归属到日本统一的‘旧本国民”意识上来。然而,当时西欧传来的“国民”,对日本人而言是极为抽象的概念,让民众浸透到这种外来的国民意识中非常困难。面对意识形态危机的明治政府,就推出了民众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万民是天皇陛下臣民的理念,由天皇精神作为中流抵柱统一诸藩,实现日本的国民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的统合。

——宗泽亚著《明治维新的国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明治政府牺牲农民利益的原因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危及日本中央集权统治的因素及明治政府的对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考察自公元1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的根源,有三种创新驱动力能够影响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创新的步伐和力量,在最近几个世纪,三种创新驱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齐心协力创造了强有力的、新的协同效应。包括:

·增强的交换网络。在人口、货物、观念广泛交流的社会,创新也就更多。

·通讯和运输的改善。社会储存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可以促进创新。

·创新动机的增加。创新动机指社会中促进或阻碍创新的因素。

——据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创新驱动力与某地区的历史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