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阳明(1472—1529年)提出“心外无物”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阳明(1472—1529年)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活动,便不存在客观事物。他又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1517年,路德(1483—1546年)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维腾堡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和路德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1)王阳明: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 路德: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 (2)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工商业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兴起和新的市民阶层的形成;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理论发展需要等。 意义:都强调了人的思考的重要性、提倡理性思维,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缓解阶级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对后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按照材料一、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材料一涉及到王阳明的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即理、“致良知”、端正人心,去恶存善等内容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2)王阳明和路德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主要从经济方面、阶级力量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等多角度分析,例如,经济方面、阶级力量方面就要突出工商业的发展使市民阶层的壮大。共同的历史意义主要从解放人们思想、强调人的思考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的3年内,流入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达300亿美元,是过去25年外国直接投资的近一半;同时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总额1994年为510.6亿美元,2002年则达到1430亿美元。材料表明

A. 墨西哥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发展

B. 墨西哥农副产品更具竞争优势

C. 对等的关税税率促进美墨贸易增长

D. 金融是美国对墨投资重点领域

 

查看答案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政府官员会指导集体农庄的农民具体种什么、何时种、施多少肥、何时收割等,但统计收成(见下表)时,结果却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是因为

类别

土地面积占比

粮食产量占比

集体农庄

97%

75%

私人土地

3%

25%

 

 

A. 农民丧失生产分配自主权

B. 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

C. 集体农庄机械化程度偏低

D.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衡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见下图),以它的创始人阿米利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

A. 贵族式休闲大众化

B. 女性生活方式变化

C. 希腊复古风格流行

D. 战争影响民众生活

 

查看答案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对于打算学习罗马法的人来说必须首先了解’(IUS)的称谓从何而来。它来自于正义’(IUSTITIA)。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乌尔比安这里强调

A. 保护人类私有财产

B. 体现立法者的意志

C. 保护人类自然权利

D. 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查看答案

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创利润4.1亿元,交国家2.862亿元后,企业留利净增9400万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全额利润还高42.5﹪。这一成就的背景是我国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建立市场经济成为普遍认识

C.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

D. 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