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

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A. 辛亥革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B.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C. 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无产阶级的觉醒

 

C 【解析】“民国八年”即1919年,结合所学知识,当年发生的大事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因此郑超麟所说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是指爱国救亡精神,故选C;辛亥革命反满独立的目标基本达到,排除A;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B;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了要求群众剪辫的通令。当时“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留辫者“非讥之为豚尾(猪尾巴),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 以上现象反映了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发式成为当时衡量是否革命的唯一标准

C. 当时社会普遍缺少民主理性的精神    D. 资产阶级革命推动社会生活的彻底变革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突然出现了 300 多个政党,他们时聚时散,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议会政治严重脱序。这实际上说明

A. 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B. 中国缺少民主政治的土壤

C. 多党制容易导致政治混乱    D. 法制化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

 

查看答案

清政府于 1909 年和 1910 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实质上反映了

A. 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    B. 清政府被迫顺应趋势进行改革

C. 地方实力派力量不断增强    D. 地方自治取得一定成效

 

查看答案

据记载:“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地方地主武装    B.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    D.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

 

查看答案

1840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 清朝前期盲目自大    B.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C. 鸦片战争后西方攫取政治特权    D.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