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天论》指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

《荀子·天论》指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据此可知,荀子强调的是

A. 天对人的主宰

B. 节约自然资源

C. 发展的持续性

D. 自然服务于人

 

C 【解析】材料“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中可以分析出荀子认为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故C项正确;A项说错误,荀子认为人定胜天;B项包含在C项之中;材料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项比较片面,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塔斯鲁克是雅典郊区最著名的贵族,他经营着大片土地,拥有众多的奴隶。他对梭伦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是

A. 热烈拥护    B. 坚决反对    C. 无动于衷    D. 顺其自然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前,雅典的“平原派”(  )

①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阶层 ②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③最关注海外贸易的发展 ④是“山地派”和“海岸派”反对的对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实质上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是(  )

A. 贵族    B. 平民    C. 工商业者    D. 外邦人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二

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及其民族政策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台湾局势由于朝鲜战争以及中国入朝参战而极度复杂化,并形成了海峡两岸之间分治对抗的局面将长期延续下去的环境和条件。中苏同盟关系得到加强的同时,新中国对于苏联在经济上以及其他方面的依赖(至少从短时段来看)大大加强了。新中国作为一个“革命国家”,愈加被排除在国际事务之外(包括联合国之外)。中美之间的全面对抗进一步升级,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新中国在国际安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毛泽东和中共领导层在中国各种资源的配置中,将国防和军事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并使得以高度集中为主要标志的统治性计划经济模式成为唯一有可能实行的模式。

——摘编自陈兼《六十年后再思考——朝鲜战争的起源与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现“在各种资源的配置中,将国防和军事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的措施并加以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