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

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辫发之制,悉丛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变社会风气

B. 恢复汉族传统

C. 废除专制统治

D. 革除满清恶俗

 

C 【解析】辫发之争表面看来是社会习俗之争,实质是专治与民主之争,在孙中山先生看来,满清入关强迫汉人蓄辫易服,实际上是行专制统治,力倡剪辫就是废除专制统治之革命行为,故答案选C,其他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该表不能直接反映的是(  )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出口商品总额

181.2

100.0

620.9

100.0

2492.1

100.0

15777.5

100.0

初级产品

91.1

50.3

158.9

25.6

254.6

10.2

817.2

5.2

工业制成品

90.1

49.7

461.8

74.4

2237.5

89.8

14962.2

94.8

机电产品

13.9

7.7

110.9

17.9

1053.1

42.3

9334.3

59.2

高新技术产品

——

——

——

——

370.4

14.9

4924.1

31.2

 

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A. 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B. 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

C.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D. 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出口总额已超过国有企业

 

查看答案

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

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

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

D.标志着我国开放体系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查看答案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私合营。这两个阶段(  )

A.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共同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

C.发展目标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

D.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