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计...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计划中,就提到了军备控制——国家之间团结起来共同限制他们的军备。但是这项政策在巴黎和会上很难得到采纳。英国反对这项提案,美国自身并不想裁减自己的海军。巴黎和会之后,英国比美国更不情愿商讨裁军问题。但是劳合·乔治遭到了国会大量工党反战议员的反对。同时,国内民众厌战情绪高涨,要求裁军的声音此起彼伏。劳合·乔治只得放弃自己原来的意愿。在所有兵种中,海军是最为花费一个国家国力的兵种。对裁军持消极态度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威尔逊在1920年的大选中失利。1921年,新总统哈定采纳了参议员威廉·波拉提出的让美国政府主持裁军会议的建议。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各国政要在海军顾问的协同下展开了对海军军备控制的讨论。各国都同意将吨位作为海军军备的单位,并确定了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并重新明确了各国之间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分配。作为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定,它的签订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周翀《英国与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

(1)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两国对军备控制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军军备控制协议达成的影响。

 

(1)变化:美国由持消极态度到持支持态度,英国由反对到被迫接受。 原因: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浩劫,控制军备思想在欧美深人人心;英国T党反战议员及国内民众对扩大军备的坚决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大为削弱,难以承担海军巨额的花销;美国政府执政党发生变更。 (2)影响: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海军取得了和英国同等的地位,走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道路;对远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加剧了美日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解析】(1)由材料“英国反对这项提案,美国自身并不想裁减自己的海军。”“劳合•乔治只得放弃自己原来的意愿……1921年,新总统哈定采纳了参议员威廉•波拉提出的让美国政府主持裁军会议的建议。”,可以答为:美国由持消极态度到持支持态度,英国由反对到被迫接受。第二小问,可以从国家实力变化、英美国内政局变动、人民群众斗争和一战的影响等方面归纳。 (2)由“各国都同意将吨位作为海军军备的单位,并确定了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并重新明确了各国之间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分配。”,结合所学,通过华盛顿会议,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海军取得了和英国同等的地位,走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道路;对远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加剧了美日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货币改革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货币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欧洲

公元前五世纪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弟悌乃理想社会秩序,尊卑、亲疏、长幼乃爱人社会之规则。

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和高尔吉亚等人,以人类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16世纪

王畿强调知识与良知的区别,如认“知识”为“良知”,则“知识”有害于“良知”

拉斐尔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强调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这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18世纪

戴震反对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肯定了“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者人的本能的

 

 

表是自古代到18世纪中国和欧洲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但自(美国1783年与英国)缔结和约以后,最初立法的缺点便立即暴露出来:国家好象一下子就解体了。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不再有共同的危险感作为它的支柱,眼看着船舶上悬挂的国旗被欧洲大国凌辱而毫无办法,而且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印第安人和支付独立战争时期所举债款的利息。在邦联政府就要毁灭时,它正式声明自己无能为力,并向宪制权呼吁。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以后中国当大分裂,大糜烂,武人更横行,政治更腐败。然在这当中必定要发生一种新现象。什么新现象呢?就是由武人、官僚的割据垄断,变为各省人民的各省自治。各省人民,因受武人、官僚专制垄断之毒,奋起而争自由,从湘人自决、粤人自决、川人自决以至直人自决、奉人自决,这是必至之势。如此者十年乃至二十年后,再有异军苍头特起,乃是澈底的总革命。

湖南人啊!我们的使命实在重大,我们的机会实在佳胜,我们应该努力,先以湖南共和国为目标,实施新理想,创造新生活,在潇湘片土开辟一个新天地,为二十七个小中国的首唱。

———1920年,毛泽东《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及历史及现状证明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0年毛泽东倡导的各省“自决”设想与1787年宪法颁布之前美国社会现实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二者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查看答案

表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部分国家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世界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中国

印度

苏联/俄罗斯

1970

9,997

3,081

713

734

324

375

291

223

336

93

1,648

1980

36,010

7,997

3,104

,764

1,466

1,665

1,293

763

1,332

338

3,608

1990

56,669

13,703

8,300

4,819

2,291

2,259

2,607

1,361

1,452

666

2,221

2000

72,386

18,697

10,829

4,280

2,116

2,757

2,233

1,953

4,836

899

749

2010

144,020

2,3931

12,035

7,597

2,949

3,120

3,506

2,990

23,739

3,079

3,723

 

 

A. 发达国家受益于全球化

B. 各国工业发展不平衡

C. 新兴国家超越了发达国家

D. 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明显。

 

查看答案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农村,在上层和下层正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应。”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 十月革命完成了国家富强任务

C. 十月革命是俄国近代化的要求

D. 反沙皇专制是十月革命的目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